市长陈文浩:启动人财编一体化建设,严控严管临聘人员
本网讯 2009年4月14日,市长、市编委主任陈文浩主持会议,专题研究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和加强临聘人员管理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编委副主任李平出席会议,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委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市编办主任莫汉桃,副主任李新东、陈蔼然分别就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开发方案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查情况及管理办法向会议作了汇报。参加会议人员对方案和管理办法进行了认真、充分讨论。
陈文浩指出,经过近大半年的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目前建设人员编制综合管理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决定正式启动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组织、人事、财政、信息化办等职能部门要按照方案确定的各自分工开始系统建设的各项工作。要通过系统建设和运行,推进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提高机构编制、进人用编和工资统一发放管理水平,从制度上、程序上彻底杜绝非正常程序进人用编,实现人员编制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目标。机构编制部门要真正起到人员编制管理的“总阀门”作用,要加强对系统生成的相关机构编制数据科学的统计分析,为消化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管理手段。要通过系统建设,加强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相互监督,提高人员编制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实施阳光政务。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临聘人员问题,陈文浩要求,要加强管理,逐步清退消化。他提出,要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基本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目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存在一定数量的临聘人员,用工范围几乎涵盖了除领导之外的所有岗位。这些临聘人员,一方面缓解了部分单位人手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一定的社会就业压力。但是,临聘人员现象的存在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管理隐患,必须及时动手解决。从现在起,要对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情况进行冻结、清理、消化。行政事业单位涉及国家机密、履行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职能的岗位一律不得使用临聘人员。确需使用临聘人员的,应限于后勤及辅助性岗位,如驾驶、保安、城市保洁以及交通、治安、城市管理的协管员等。上述用工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核准后严格进行劳动合同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考招聘,不得直接从临聘人员中直接补充。单位擅自临聘人员的,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责任。(常德市编办综合科)
分享到: